黄金城hjc999

黄金城hjc999

黄金城hjc999:中国兴义万峰旅游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湖。以高原岩溶地貌为基本特征,景区规划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丘峰、溶洞、钙化瀑(生物钙华体)、瀑布、江河、湖泊遍布其间,景点众多,主要景区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和万峰湖。

  马岭河峡谷。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在兴义境内长74.8公里,河流北起兴义市清水河镇,向南流入万峰湖

  ,在兴义境内落差达435米,平均坡度50‰。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钙华作用,河流流经处在地表形成宽80-100、深l00余米的大裂谷,河流沿线瀑布、溶洞、险滩、钙化瀑富集,构成了喀斯特地貌最完美的世界奇观。景区内上百条瀑布争奇斗妍,有的气势恢宏,有的宛如轻莎飞泻。沿岸数万个钙华洞穴物体,千姿百态,五颜六色。景区生态保存完好,有被誉为“活化石”的兴义苏铁,有珍贵兰革100余种。景观集雄、奇、险、秀、壮为一体,被誉为天沟地缝和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是漂流、探险、观光的胜地,有专家赞誉马岭河峡谷有桂林秀,九寨沟之美,黄龙之奇,三峡之险,黄果树之壮。马岭河峡谷主要景观沿河自北向南主要有:车榔温泉、世界五最奇景(世界上策一铁路高桥、世界最美丽的大坑人家、世界上最奇妙的天沟地缝、世界最小的悬崖梯困、世界最清的清泉长流七彩瀑布)、五彩崖、天星画廊等。其中尤以天里画廊和世界五最奇景为核心景区。天星画廊景区与兴义城区桔山新区紧邻,景区沿峡谷全长1.7公里,峡谷两岸高达200余米,有九大主景观。依次为:一是由13条大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二是2000米长、200米高的悬岩亦壁景观;三是每逢阳光折射,瀑布群就会形成水花烟云,满谷彩虹霞光,十分神奇;四是“霞光浴场”,因宏大的“万马奔腾”瀑布冲击谷底巨石,形成巨大水花飞向对岸梯级坡台上,形成多级式阳光折射,霞光笼罩四周,人在其中沐浴,似入仙境,故称霞光浴场。五是“雾海地宫”;六是“雾岛袖珍公园”;七是“林草公园”;八是“石岛水面乐园”;九是“画中游”,有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绝壁立体石瀑布,如一巨大画卷、画五中石纹斑驳,奇石纷呈,瀑水流洒,翠竹摇曳,花草丛生,人入其下,似在画中。

  万峰林。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数万个独立成趣的奇峰异峦组成的浩瀚峰林,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从海拔2000余米的七棒高原边沿和湖北岸向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形成了长200余公理、宽30至50公里的环形山带,在兴义景内有2000余平方公里。景区内天然明河暗流、天然湖泊、天然溶洞、奇花异草、飞禽走相辉映,相得益彰。峰林内峰上有峰、峰中有洞,洞内有水,峰上有寨,寨下有峰,峰中有田园,峰、水、林、田、路寨融为一体,使万峰林壮如千军万马,奇如海洋,美如画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到兴义考察,描述万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相传他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根据万峰林形状,可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叠帽峰林五大类型。主要景点有西峰林、东峰林和北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恋,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2004年,万峰林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万峰湖。全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国家一级电站天生桥水电站大坝拦截南盘江形成湖泊,位于兴义市西南部,距城

  区 公里,库容180亿立方平,积水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因位于南盘江中部的万峰林而得名万峰湖。湖内有岛屿和半岛8O余个,大小港湾50余处,湖形奇特,湖面开阔秀丽,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港湾幽深,沿岸峰林、溶洞、森林密布,构成了从多的景观。主要景点有红椿、巴结三角湖、歪染、达力、坝达章、三江口等景点。

  省级风景名胜区:泥凼石林 位于兴义城区南部45公里处的何应钦故居所在地泥凼镇一带,总面积3万余亩,地处雄奇壮观的万峰林中和烟波海浩渺的万峰湖畔。景区内石峰、石柱、石牙、石笋挺立,怪峰异石星罗旗布,有的形同珍禽异兽,有的形似人物,维妙维肖,堪与云南路南石林媲美。石林既与万峰林、万峰湖组成巨大的画卷,又独立成景,比较集中有风波弯、戴家坝、陇戛、弯子头小要、扎门等林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鲁布革深谷湖 位于市城区西79公里的滇、黔、桂交界处的兴义市鲁布格镇境内,景区总面积30余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鲁布格水电站大坝将黄泥河拦截成胡,形成景观。湖以深见长,湖岸高300.500米,最高处达1000余米,湖岸树木葱翠,鸟语花香,湖面碧波荡漾,两岸峭壁耸立,山峰、湖面、林木间常年云雾纷绕,宛若仙境。

  坡岗生态自然保护区 黔西南州生态自然保护区 位于兴义市东部,距城区18公里,总面积504公顷。以保护喀斯特特殊自然植被和野生动植物为主。保护区内喀斯特植被独特,保存完好,国家级.保护野生动植物众多,有植物1000余种,动物1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6种,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保护区内有神奇的间歇泉和太阳泉,间歇泉泉水每隔8-10分钟一涨一落,太阳泉在太阳的照射下流出泉水,现保护区已开发成为生态旅游景点。

  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地质公园以产胡氏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三叠纪炭酸岩地层

  以及在地壳运动和溶蚀切割双重因素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岩溶地貌为基本特征,以贵州龙化石为主题特色。基本范围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区北中部区域和顶效、乌沙两个贵州龙产地,以及泥凼石林、坡岗岩溶生态区,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区内地层属于杨子地层区和华南地层区,出露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其中三叠系地层的占全区总面积90%,由于其主要为碳酸盐岩,因此构成了区内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以峡谷、峰从、峰林、石林等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区内主要有马岭河峡谷、东峰林、西峰林、顶效绿荫贵州龙遗址、乌沙贵州龙遗址、泥凼石林区和坡岗岩溶奇泉区共7个景区,区内拟建贵州龙室内、室外博物馆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设施。

  奇香园 旅游风景区。位于兴义市南郊5千米处、是贵州醇酒厂厂区绿化的精品部分,占地面积267公顷,1995年开始

  建设,2000年10月对外开放,累计投资1500万元。园区内有葡萄园67公顷,人工种植成林的各种果木12万余株,各种名贵花卉20余万株。园区内四季绿树长青。鲜花盛开。一条长约3.5千米的纳古小河曲折迂回穿绕其间,长年清流不断。小河下断500余米,悬崖峭壁,藤蔓牵垂、飞流直泻,如诗如画。为保持自然生态原貌,注重环境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优美环境,贵州醇酒厂投入300多万元对“三废”进行治理。占地400余公顷的厂区,在规划、设计、建设上均采用了中国古园林风格。景区内建有奇香楼、通灵阁、松林茶舍、糊涂桥、畏因桥、龙潭瀑、红梅坝、桃花谷等设施。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年收入40余万元。贵州醇酒厂因此于2002年获国家A4级生态工业园区称号。被国家旅游总局命名为贵州首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奇香园已成为兴义市民休闲。娱乐、游玩的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阳光盆景园 旅游风景区。位于兴义市南郊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下,距市中心4千米。建于1995年,总投资3000余万元

  ,占地面积3.47公顷,是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独特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园林建筑。2001年被列为贵州省旅游涉外定点单位,年接待国外游客1000余人次,国内游客10万余人次。园内培植有造型独特、形态各异、风姿靓丽、品位高雅的奇花异树。其中,成型树桩盆景3000余盆,高大的紫薇、桂花、榕树、香樟4000余棵。园内别墅、诗画长廊、会议厅、休闲室、游泳池、餐厅、停车场等设施掩映在小溪流水、绿树花丛和翠竹林中。其园林设计,尤其是树桩造型盆景方面在西南地区享有盛名。

  盘石园 旅游风景区。位于兴义市东北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西侧,占地6公顷,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2000年12月建设,2002年5月开园。园内馆舍建筑融徽派建筑与黔西南布依民居为一体,一清新典雅,朴素自然。设有奇石馆、贵州龙化石馆、矿物晶族馆、盆景园、珍稀植物园等馆园。建有大型石景、玉带湖、游廊、石牌坊等设施。各馆舍均由名家题写匾额、楹联、条幅和题词,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文化氛围。盘江奇石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采,色调沉稳厚重

  ,在国内外赏石园地中独树一帜、奇石园采用百余尊巨型奇石造景,馆藏九千余尊珍品,全部以水石为素材造园点景,在国内外园林建设中属首创。珍藏的数百件贵州龙和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大小各异、栩栩如生、品相极佳,均为珍贵文物,堪称华夏瑰宝。上千件五光十色、光彩夺团的各类矿物晶族,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该园系集赏石、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园林,独具特色和魅力,是兴义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顷。2002年5月筹建 2003年9月28日开园。园区为仿古园林风格,形成园中有园的布国格局。园林区包括植物园、盆景园、花卉园以及花果山。已引进培植名贵植物5OD多种,8万余株,造型盆景2000余盆,菊花300多种。栽培的火棘、三角梅、佛手、杜鹃等植物经嫁接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花展区占地5330平方米,是花卉交易超市及花卉植物展览场所。生活服务区设有别墅、客厅、书画厅、会议室、游泳池。垂钓池、餐厅等,四个停车场可停车200余辆。该园2OO4年4月被列为贵州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贵州龙博物馆 公共建筑。位于兴义顶效开发区绿荫村。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9月29日开馆。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8O0平方米,距馆址300余米的浪慕山包上建有科学发掘面一个,总投资110万元。馆藏各类化石标本415件,另有61件保存在发掘现场。现藏标本经专家鉴定分为7类,其中贵州龙化石产生在2.4亿年前,海百合化石生成于距今4亿多年前。贵州龙化石于1957黄金城hjc999年7月被发现,1965年被命名。贵州龙博物馆属收藏和科普教育博物馆,是研究我国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的基地之一。

  贵州龙博物馆采集发掘入藏标本415件,分类有爬行动物: 始鳍龙类、肿肋龙亚目、肿肋龙科、胡氏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幻龙下目,幻龙科、幻龙未定属;幻龙下目、扁鼻龙科、意外贵州龙;真鳍龙亚目、幻龙科、鸥龙属、兴义鸥龙鱼龙目、顶效龙科、顶效龙属。绿荫顶效龙。鱼类:东方肋鳞鱼、中华真颚鱼、亚洲鳞齿鱼、龙鱼、弓鳍鱼、比耶鱼,另外还有6种未定名新鱼种。虾类:糠虾,舒尔泡虾。古棘皮门:海百合。头足类:菊石、箭石、鹦鹉螺。植物类:硅化木。微体化石:牙形刺。浪慕发掘面:61件各类化石保存发掘现场,供参观科研。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 公共建筑。位于兴义市城南2千米的下五屯办事处。博物馆建立于1986年,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239平方米,拥有四合院十三座,建筑特征为法式与中式相结合。一米以下基础为石结构,主体为瓦木结构。该馆场地及建筑物原为贵州军阀刘显世、刘显潜的故居。建馆后收藏陈列了居住在贵州高原苗、布依、侗、彝、水、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的婚恋习俗,陈列按恋爱、婚礼、家庭为线索。充分展示贵州各民族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婚恋习俗。有各类民族藏品,民族文物千余件,各类图片千余幅和全国56个少数民族婚恋资料二十余万字。是研究贵州省少数民族婚姻、婚恋习俗的重要基地。

  南龙布依古寨 南龙古寨位于兴义市巴结镇的万峰湖畔,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布依古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原汁原味

  的氏族习俗和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使它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正在成为一个旅游热点。这里的八卦寨、点将台、演兵场,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之谜。360多棵古榕树,有传说故事的便有160多株。有独树成林,树搭桥、树根井等,引人入胜,让人流连。

  据传说,明洪武年间,改上归流,朝廷实行调北征南政策,从湖北、江西大批移民贵州,并在贵州设立上五府、下八府,其中南龙府即建在今天的南龙古寨,后来由于南龙缺水,建府不久即迁今安龙,当时名安隆。兴义把南龙古寨作为一个典型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对外宣传,已经引起了处界的关注,香港画家写生团及有关旅游团队的来访,扩大了它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观光采风旅游。

  刘氏庄园。坐落在兴义城区面4公里的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是民国期间原贵州省省长刘显世、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里,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时期初具规模,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之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庄园。庄园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由中西合壁约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现存忠义词、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庄园雄伟杜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近现代建筑,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认定保存如此完好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全国已不多见。1983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刘氏庄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黄金城hjc999989年10月在庄园内建成贵州省婚俗博物馆。

  何应钦故居。何应钦故居在兴义市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泥凼石林的风波湾林区、一处在泥凼镇政府驻地。风波湾

  的故居依山势筑石为堡,占地IO余亩,石坦上设有炮口枪洞。房屋建于堡内,由正厅、两厢、花园、鱼池等构成。正厅面阔5间,长30米,硬山水结构,三层三重檐。门窗、柱础彩透浮相间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门窗上刻制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狮虎龙凤图案,柱础上刻梅兰竹图案,既典雅庄严,又宝贵美观,堪称雕刻杰作。何应钦在泥凼镇政府驻地的故居,坐落于山腰,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均为了一楼一底木制结构建筑。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院内石雕木刻图案百余幅,其中尤以刻在窗下石裙板上的“鱼跃鸢飞”四字最为注目,其书为行为阴镌,每字约60厘米,书法游刃如龙,俊迈洒脱。

  万电汉墓群。位于兴义市区东北35公里处的万屯镇简槽沟一带,墓室数量众多,考古工作者于1975年试掘了7座,1992年再次发掘一座。所发掘的墓葬分砖室和石室两类,砖室墓为凸字形,砖侧模印几何纹图案,墓内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称前堂,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前堂及墓道、石室墓有3类:长方形券顶石室墓、刀券形项石室墓、凸字形券顶石室墓。长方形券顶石室墓墓式与砖室墓同,券顶石材加工成楔形,底用不规整的石板镶嵌平铺,壁用大小不一的石料逐层压缝叠砌;刀券形顶石室墓、甬道偏左;凸字形券顶石室墓,墓道居中部,其中一号墓为南北向大型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接墓道,后室高于前室,墓道最低,形成三级,这在贵州汉墓中尚不多见。在所发掘的墓中,出土了驰各中外的铜车马和水塘稻田模型各一件。经研究出上的文物表明,万屯汉墓群葬于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至灵帝(公元168-189年)期间。

  铜车马。是极为珍贵的东汉时期的文化遗物,是分锻铸造合装而形成,可任意拆卸。金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等11段,其态为昂首翅尾,左前肢微提,张口露齿,两耳直立,腹部丰满,臀部方圆,长肢,肘腑开豁,动态十分强烈。马的缰辔及车的连接绑缚,均以涂金薄钢片充绳索,分负车。牵引及驾驭三部分。国分驾马、轮与轴、车厢与篷盖三部分,全系手工制作。驾马包括衡、轭、挽、曲辕四大部件。车轮为宽牙,毂居基中。车厢为长方形。上露以弧形篷盖,底部除四周框以轸之外,其间还有四条纵横条。交接于边框外,均加铆。铜马车的出土,对于探索汉代车制、冶燎及古代川、黔、滇交通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

  水塘稻田模型。是东汉时期遗存的稀世文物,换型为泥质灰陶,椭圆盆形、宽边、平底、浅腹、折唇,径长45-46.2厘米,高8.4厘米,厚1厘米。盆内分为水塘和稻田两部分。水塘水面逼真,碧波荡漾,水中有鱼,一株荷花露出水面,透过水面可见菱藕。稻田部分分为四大块,块块通有缺口,田中稻获排列整齐,稻穗饱满。水塘与稻田筑有堰堤一道,沟渠纵横,中段有通水涵洞,塘水通过涵洞流进稻田,涵洞上有一只展翅翘尾的小鸟,亭亭玉立。水塘稻田模型布局虽简单而不呆板,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五谷丰登、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水塘稻田模型的出土,证明先进的中原耕作技术,农田水利措施早在1800年前已传入贵州。传入兴义,也给考古学家和农业科学家提供研究贵州在两汉时期的农业的珍贵实物。

  猫猫洞古人类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址。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处顶效镇一山腰上,洞高3米,阔

  4米。1974年,经考古人员在洞内发掘,出土了7件珍贵的人类化石、4000余件石制品和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骨器6黄金城hjc999件、角器8件。发现了丰富的用火遗迹。在7件人类化石中,形态与山顶洞人101号下颌骨相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相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出上的石器形状多样,加工精细。在出土的骨器和角器中,有不少类型是国内首次发现。猫猫洞出土的文黄金城hjc999化遗物,代表了一种区域性的艾什特征,被考古学家称为“猫猫洞文化”,将出土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兴义人”。猫猫洞遗址对探讨晚期人类区域性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等方面,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西南屏障”石刻。清同治年间兴义知府孙清彦(1819-1884)书,置于捧乍镇城镇中心区十字街道上。清同治七年(1868年),孙清彦巡视捧乍,对捧乍内山外河、坦堑天成,滇、黔、桂三省之要道的险要地理位置深有感触,送书写“西南屏障”四个大字及跋文一篇。阴镌石碑5块,嵌于镇内关帝庙甬壁上,字体均为行书。石刻全长7.2米,高l.7米,“西南屏障”4字每字高1.27米,宽90厘米,跋文12行244字。孙清彦善书法,喜水墨丹青,其文章、书法、镌刻堪称三绝,现有部分作品在民间保存。

  从1994年国务院把马岭河峡谷定为第三批国家重点用景名胜区,到2001年9月兴义市提出“三化一业”的战略构想,旅游作为产业发展被兴义市会、市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民程,其间经历了7年时间;经过三四年的培育,兴义市的旅游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兴义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金三角”地带,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为兴义市蕴藏着极黄金城hjc999为丰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构造组合非常合理,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浓郁奇异的民族风情、古老深远的自然遗产,使兴义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的优良条件。

  整个兴义境内,有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0余处省、州、市级文保单位,一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和一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围绕打造“以马岭河峡谷和万峰一林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贵州龙”古生物化石为代表的自然遗产,以南龙古寨为代表的族民族风情”四大旅游品牌,近年来,兴义市完成了《总体规划》和各重点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投资近两千万元,建成了马岭河峡谷景区基础设施和拱桥至红椿、万峰林观峰大道等旅游公路;投资五千多万元,建成兴义宾馆、盘江奇石园等一批旅游接待设施;开展了兴义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通过举办“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漂流节”、“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首届年会”、“中国?兴义盘江奇石博览会暨金秋万峰旅游节”、“中国?兴义旅游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大大提高了兴义旅游知名度;理顺了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现在,全市有宾馆酒店22家,其中星级酒店有5家,有标准和非标准床位3500多张;有8家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达956人。2OOO年以后,兴义市旅游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投入,接待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变,现在已经具备每天安全接待20000游客的能力,基础设施已不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兴义市委、市政府将2004年定为兴义市的‘旅游年”,全年游客达83.50万人次,增长39%,此其中海外游客9774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亿元,增长33.33%。到2007年,兴义力争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

  2005年以来,兴义市以打选中国西部旅游重要目的地为目标,完善旅游开发经营体制和旅游基础设施,强化品牌推介和市场营销。进一步完善了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修复工程建设进度;积极推进“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进程;围绕马岭河峡谷—万峰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等品牌形象强化品牌推介,做好兴义锥状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及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客源市场。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通过上述努力,2005年兴义旅游快速升温,至8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4万人次,同比增长40%。

查看全部
网友关注
  • 12306资讯动态
  • 12306车次查询
  • 12306火车票
精选文章
热门列车线路
最新问答
12306常见问题